過渡(1945-1951):戰後初期
改制過程
-
民國34年10月國民政府正式接收臺灣。雖然名義上已完成政權轉移,但國府接收人員尚未來到本校,學校行政仍由日本留用人員負責,一般教學雖仍在進行,只是效率極差。直到民國35年2月,負責接收本校並擔任校長的王石安先生始抵達臺南,並於3月1日正式視事,原「臺灣總督府臺南工業專門學校機械科」改名為「臺灣省立臺南工業專科學校機械工程科」。
-
民國35年10月15日,本校升格為「臺灣省立工學院」,機械工程科也改名為「機械工程學系」。
戰後初期學生來源
-
國民政府接收本校初期,學生來源非常複雜,大致可分為三類:
-
民國35年4月改制後舉行的招生考試,經錄取後編入一年級(即所謂「新一年級」)。
-
昭和19年(1944年)以及昭和20年(1945)考入臺南工業專門學校機械科的學生,分別編入二年級以及一年級,其中一年級者,相對於前者新辦招生入學者,是為「舊一年級」。
-
昭和19年以及昭和20年臺籍青年赴日考上日本內地各工業專門學校,光復後返臺,藉由轉學考轉入本校者,分別編入二年級及一年級,這裡的一年級也是所謂「舊一年級」。
-
另外也有少數學生,來自於光復前從日本內地經入學考試錄取為本校機械科者、從本校電機科轉學到機械科者、此前因故休學在光復後復學者。
-
到了民國35年6月時,二年級學生有39名,而「舊一年級笙」有65名,「新一年級生」有50名。
師資概況
-
國民政府接收臺灣後,分批遣送日籍人員回國,但部分技術專門人員得以留用一段時間以利工業、經濟以及教育之交接。
-
臺灣省立工學院留用日籍教授及職員共25人,其中機械系留用的教授有末光俊介、村上泰藏、安恆治六等三位,此外尚有本省籍副教授陳春錦先生。
-
因沒有本國籍教授,所以由光復前之科長末光俊介教授代理機械工程科主任。
-
缺乏師資的情況下,校方先聘陳春錦、楊文明及莊君地等臺籍師資,同時在中國招聘師資,到1947年才陸續有外省師資報到,該年6月聘葉東茲教授為本系主任。
-
光復後至民國39年聘請之大陸師資有:葉東茲、黃龍泉、陶聲洋、黃史典、張燕波、張象賢、朱良璽、胡成章、馬承九、吳啟岳、徐迺良。
-
日籍留用師資及職員則分三批遣送回日本,最後一批日籍留用人員於1947年4月28日離開臺灣。
機械系39級畢業生與師長合照
照片提供:謝爾昌教授(39級)
專修生與第一屆工學院畢業生
-
民國35年10月本校升格為省立工學院後,新招考入學之原臺南工業專科學校之學生均改編為大學部之學生。
-
但升格時已為二年級的學生則可依各人志願,選擇以專科畢業或改編為大學部學生,其中選擇以專科學歷畢業者,修滿三年後於36學年度畢業。
-
其他選擇大學學歷者,為符合專科學分折抵大學學分之規定,均再多留一年,因此升格時為二年級的學生,若選擇大學學歷,則總共修業五年,至38學年度才畢業,因此37學年度本系無畢業生。
-
至於民國35年春,接收後第一次招考入學之原臺南工業專科學校之學生,則修業四年於民國39年畢業。
臺灣省立工學院機械系第一屆畢業生歡送攝影紀念
(照片提供:40級胡飛鵬學長)
課程概況
-
民國36年及民國38年畢業之學生,剛入學的第一年仍為日治時期,而第二學年之課表,看起來仍有濃厚的日本教育氣息,例如德語仍稱為「獨語」,第三學年之後,課程名稱漸漸由日本用語改成目前習慣之用詞,例如「內燃機關」改為「內燃機」等。
-
接收之初,若不看課程名稱用詞的改變,專業科目基本上與日治時期比較,並無重大變革,到了38、39學年度,專業科目逐漸增加,反應了在這一兩年外省籍教授加入,逐漸填補日籍教師離臺後的空白。
-
至於數學方面,則出現了微分方程以及高等數學,這是因應專科改制大學而在數學科目增加了深度。另外在共同科目方面,則增加了國文、三民主義、歷史、地理等科目。
成長(1951-1971):美援時期
美援
-
二戰後韓戰爆發,臺灣成為美國在亞太地區防堵共產勢力的一環,國會通過共同安全法,到1965年為止,美國提供臺灣包含教育在內各項建設的援助貸款,簡稱美援。
-
美援對師資最大的協助為補助本系師資及助教前往美國進修。民國41年,行政院美援運用委員會、美國共同安全總署中國分署、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共同選拔留美研究生,機械工程系助教謝爾昌獲錄取,民國42年8月1日赴美進修,一年後回國復任機械系助教,民國44年升任講師。
普渡合作
-
民國41年(1952年)夏天美國國際合作總署及聯邦教育署合組調查團來臺考察工程教育合作方案,年底普渡大學徐立夫教授(Prof. Norris Shreve)探訪本校後,認為本校在全臺灣工程類高等教育機構中最具潛力,因此建議以本校為主要合作對象,加上秦大鈞院長之奔走努力,終於促成本校與普渡大學的合作,從1953年起,直到1965年美國停止美援政策才終止。
-
合作期間,本校從省立工學院時期跨到省立成功大學時期,本系歷經葉東滋、朱良璽、莊君地、朱越生四位系主任。
機械系同仁歡謝爾昌赴美留學紀念(1952.7.3,照片提供:馬承九教授)
赴普渡進修師資
-
在與普渡合作的經費支持下,民國42年(1953年)8月莊君地教授赴普渡大學進修一年,加強機械工程實驗與機械工廠的實務訓練。
-
後續又有多位教師赴普渡進修,按時間順序分別為朱良璽、陳春錦、姚友元、郭文東、張正生、王廷山、蘇添壽、趙健明等人。
機械系同仁歡送莊君地、雷繼彬兩位教授餐會(1953.8.1,照片提供:馬承九教授)
民國48年本系專任教師(照片提供:48級陳正文學長)
美援對本系教學的影響
-
在普渡顧問的建議下,本系在課程安排上,從日式及德式教育逐漸轉往美式教育。普渡大學派駐本系之顧問伊頓(Paul B. Eaton)教授認為未來本系需引進工業工程的理念,需更著重在產品之品質控制,從檢驗、工作簡化,以及設置動作與時間分析實驗室做起。繼伊頓教授之後擔任本系顧問的布令吉爾(Clarence E. Bullinger)為當時美國研究工業工程領域的知名學者,也建議本系應增加工業工程相關課程。
-
除了工業工程之外,機械系亦有多門課程支援工學院各系,例如投影幾何、工程畫(陳春錦教授開授)、工程力學(姚友元教授開授)、儀器學(郭文東講師開授)等。
美援對本系設備的影響
-
教學設備上也在普渡建議下大幅更新,除了機械工廠的設備添購之外,系上實驗室亦因此而有先進之儀器,如:材料實驗室增加了各式材料試驗機;冷凍試驗設備大事增修;流體試驗室有了水輪機等;滑油試驗室增添表面張力測驗器。
-
本系仍保留一些美援時期購置的大型設備,其中立式鑽床、臥式銑床、小型車床、六角車床以及抬式精密車床等五部工具機目前典藏於系館地下二樓的「克讓實作基地」,另外原熱工實驗室的設備雙動式壓縮機與軸流式送風機目前典藏於本系地下一樓。這些美援時期大型機具設備,還可看到美援標籤,見證當時美國貸款援助臺灣的歷史。
-
本系另外典藏還有數十件美援時期的量具如表面粗度規、測高規、標準規矩塊、深度規、標準樣版、厚度規、流轉度規、正弦規、針盤量規、標度指示計、內部測微計、千分卡尺、內徑千分卡尺等。
改制省立大學與成立碩士班
-
民國45年8月1日本校升格為「臺灣省立成功大學」。改制後秦大鈞博士任首任校長,原有七個工程學系改組成工學院,並聘萬冊先教授兼任工學院長,機械工程學系主任由朱良璽教授擔任。
-
自與美國普渡大學合作後,本校不管在師資、課程、教學、研究等各方面已有長足進展,為了讓有志於工程專業的青年學子有進一步深造之管道,民國46年呈報教育廳申請設立機械工程研究所碩士班,預計設置計畫擬設原動力及金屬材料兩組,每組招收5位學生,並各增聘師資一位,全年材料與設備經費各五萬元。
-
民國46年10月29日、30日舉行招生考試,共錄取學生6名。民國47年8月1日,機械工程研究所正式成立,為臺灣機械領域第一所成立研究所之科系,莊君教授兼任首任所長,民國49年首屆研究生取得碩士學位。
歡送成大機研所第一屆畢業同學留影(1960.5.18,照片提供:49級碩士苑秀麟學長)
起飛(1971-1980):改制國立
成立博士班
-
民國60年省立成功大學升格為國立成功大學。
-
民國61年時任機械系主任之李克讓教授積極推動成立博士班,納入本校十年長程發展計畫。該年10月,本校行文教育部,擬依據該長程計畫,申請增設包含機械工程研究所博士班在內的多個系所。民國62年5月,同月教育部正式以公文通知本校同意62學年度增設機械工程研究所博士班。
-
民國62年首度舉辦博士班招生考試,錄取學生一位。
-
直到民國71年,首度有博士生獲得博士學位。與現在制度不同,當時博士畢業證書由教育部頒授,亦即證書上有教育部長署名,而非由校長署名,因此又稱「國家博士」。
成立航空組以及大學部擴編成三班
-
民國61年本系大學部在原有的甲、乙兩班之外,增設航空組一班,至民國64年共招收四屆,每屆學生約45人。民國65年第一屆航空組畢業,同年航空組獨立為航空工程學系,獨立招收新生,尚在學之航空組學生則仍維持機械工程學系航空工程組學生之學籍,至民國68年全數畢業。
65級碩士畢業生與師長合照(前排左起:謝勝己、邱澄彬、馬承九、倪超、王廷山、翁政義、陳興時,照片提供:馬承九教授)